銀價在這一個星期的跌幅高達25%,也因為銀價的重挫,引發了其他金屬原物料像黃金、石油這些商品價的全面下跌。因為銀價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上漲了170%以上,而金價也從金融海嘯後的700美元上漲到1500美元已上。這種非理性的暴漲已經出現了泡沫的現象,使得市場賣壓不斷湧現。最近國際資金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從原物料這些與商品相關基金流出,而受到衝擊最大的當然是屬於黃金與貴金屬這一類過去以來超漲最多的基金。而投資人獲利了結後有大部的資金出現了陸續轉往接下來即將可能要轉貶為升的美國債券型及股票型基金上面。
在過去以來我不斷提醒大家,貴重金屬這種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往往是因為當時炒作題材所帶動,與實際供需並無太大關係,所以說這一類商品在失去炒作題材後要想要繼續維持長期多頭格局實在是很不容易。而最近金、銀價格從雲端迅速滑落下來,除了是因為過去超漲後的獲利回吐外,事實上貴重金屬在國際市場的交易量並不大,所以也因此會產生暴漲暴跌的現象。
在此提醒投資人三件事情。首先,假使未來這一段期間內商品價格越是漲不上去,相對就是告訴你美元也跌不下去了。而歐元及其他國家貨幣在沒有通膨疑慮之下,就沒有繼續升息的理由,當然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維持強勢。另外與商品行情掛鉤的像澳幣、加幣表現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其次,假使熱錢果真從商品市場轉往穩健的美國市場,那麼各位接下來在投資比重分配上,也不要總是清一色的只是看好新興亞洲、拉丁美洲這一類的新興市場,對於穩健成熟的國家或是市場也應有所兼顧,這樣才能降低整體的投資風險。最後,未來即使持續看好原物料商後勢,但因為這一類商品投資風險過高,所以應該要有分散配置的觀念,至少對於這一類商品的投資比重盡量不要超過總投資金額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