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發會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推估報告,台灣人口負成長的時間點將會提前四年在2022年來臨,距今已經只剩下八年。同時,可工作的勞動人口將從明年開始減少。並且10年後也就是自2024年開始每5個人裡就有1個是屬於65歲以上年紀的老年人,而使台灣正式成為一個國際間所認定的「超高齡社會」。
最近國發會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推估報告,台灣人口負成長的時間點將會提前四年在2022年來臨,距今已經只剩下八年。同時,可工作的勞動人口將從明年開始減少。並且10年後也就是自2024年開始每5個人裡就有1個是屬於65歲以上年紀的老年人,而使台灣正式成為一個國際間所認定的「超高齡社會」。
台股在上周五9/26跌破9000大關後,投資人再次意識到自己又是白忙一場,白忙一場不打緊,恐怕還正面臨著套牢的困境,這才是更糟糕的事情。自從9/10開始外資已經連續13個交易日總共大賣了685億元,不但使台股跌破9000點的關卡,同時也跌掉了今年絕大部分的漲幅。外資這連續13天的賣超,是自2012年5月以來最長的賣超,而且這累計賣超金額685億元,竟然已經超過2012年當時因為證所稅問題所引發外資連續14賣的589億元。現在已經不只是價跌的問題,成交量的大幅萎縮更是關鍵問題所在。因為大家都知道,量先價行,成交量是價格的先行指標,沒來的量、哪來的價?事實上目前全世界皆處於量化寬鬆的局面,全球市場資金是相當充沛的,就以鄰近的港股或陸股成交量看來,都是台股的數倍至十數倍,但台股的量能卻是退潮的相當嚴重,9/15成交量竟然只有669億元。
為了拯救持續不振的經濟,以及深怕自己會陷入效日本一樣的通貨緊縮狀態,歐洲央行9/4除了意外調降了存款利率到0.05%的歷史新低,同時將隔夜存款利率則從-0.1%再降至-0.2%,此外並宣布要啟動量化寬鬆(QE)行動來刺激經濟。
在6年前的時候,各主要國家央行為了挽救自己國家的經濟,紛紛推出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如今美國經濟因為好轉且走向穩定成長之路而已經在討論究竟何時應該升息的議題,反觀歐元區卻因為經濟復甦仍處於停滯階段,失業率居高不下與通貨緊縮的問題而打算要更進一步的採取寬鬆貨幣政策。至於中國,則仍深陷於金融、房地產泡沫以及國內產能過甚的嚴重後遺症當中,雖然表面上是採用選擇性的調降準備率,然而事實上就是繼續採取降息的新一波寬鬆貨幣政策。此外,日本央行總裁也表示,將會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直到達成通膨率到達2%的目標為止。
美歐股市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後大幅回檔,而台股在創下5年新高站上9500點之後,而又因為國際股市及外資的大量賣超又一度面臨9,000點關卡的保衛戰。究竟全球股市現在的表現是屬於短期的修正或是已經是要反轉向下的前兆呢?
事實上,最近全球股市回檔主要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雖然美國今年經濟好轉可望帶動全球經濟回升,但是中國及歐洲這些主要國家復甦力道實在相當微弱。這是不是意味了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將放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截至目前為止全球股市指數一再創下的新高,在後市經濟表現恐不如預期的情況下,股市回檔當然是正常的現象。
繼2009年接管國華人壽以來,金管會在8/12又閃電式的火速接管了國寶以及幸福這二家保險公司,對於政府這個行動衝擊最大的應該就是這二家公司合計53萬戶保戶。每次只要這種類似消息一出現,保戶難免就要緊張一次,現在這53萬戶的保戶內心一定相當掙扎,已經保了這麼久,到底還要不要繼續繳費?如果繼續繳下去,會不會到時所有保障都被打折計算甚至變成一場空? 但是如果不繼續繳而解約的話,那不但要支付為數可觀的解約金,也可能因為年齡健康因素的改變,而沒有辦法以當時投保的條件在其他保險公司買到相同的保障。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投資人問過我相同的問題,『××人壽到底會不會倒』?甚至還有保戶半開玩笑的跟我說,他很擔心他的保險公司會倒,每天只能借酒澆愁之類的話。我相信這些都一定是保戶的心聲,也可以看出大家對保險公司所抱持的不安全感。
由於美國聯準會持續縮減購債規模所導致量化寬鬆(QE)政策的持續退場,現在全球投資人都緊盯著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的一舉一動。因為大家都很想知道,美國究竟何時會開始升息?為什麼全世界對於美國升息的問題會如此感興趣?那是因為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當時,許多國家央行為了刺激經濟而爭相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也因此帶動了全球投資人在這幾年大規模瘋狂的買進債券以及債券型基金,因而造成許多債券型基金短短幾年的漲幅竟然高達1倍以上。然而假使美國一旦開始升息,那麼將會造成債券殖利率上揚,債券價格大跌的慘狀。到時持有債券的投資人很有可能成為市場上最大的輸家。
雖然美國公債殖利率目前尚未出現明顯回升的跡象,但是美國景氣持續復甦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接下來,美國債券殖利率勢必走向回升的軌道。而美國現在之所以還不知道何時要升息,最主要是因為目前就業市場的表現還不是令聯準會相當滿意,但大家也別忽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假使美國經濟持續轉強而造成美國通膨加速攀升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會促使聯準會提前升息。而隨著利率走高,債券市場這波走了30年的大多頭行情可能從此就要告一段落了。
最近中國大陸國已經跟南韓達成共識,中韓自由貿易協議(FTA)將會在今年底簽署完畢。這次中韓的FTA是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一併同時完成簽約,而且會立即調降關稅立即生效。這個協議簽署完成後,將會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相當大的衝擊。
二個多星期前,中央銀行又宣布了新的房市管制措施,因為彭總裁認要更進一步的管制房市,同時從供給、需求和制度三個方面著手解決。其中把『限制貸款』的適用範圍又新增了8個區域到新北市五股區、泰山區、八里區及鶯歌區,以及桃園市、蘆竹市、中壢市及龜山鄉。因為央行認為這8個行政區,過去3年半房價漲幅竟然超過了40%,不但超漲而且有炒作之嫌,所以必須加以管制。